首页 经济新闻网 湖北:以年均3.1%的能耗增速支撑7.3%的经济增长

湖北:以年均3.1%的能耗增速支撑7.3%的经济增长

更新时间:2023-09-10 分类:经济新闻网

  9月6日,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以更大力度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长江水生态环境稳中向好……会场内外,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心与行动,已成为荆楚大地最动人的篇章。

  据统计,近10年来,我省以年均3.1%的能耗增速支撑了7.3%的经济增长,实现了全省产业结构由传统重化工为主向绿色低碳新型工业化转型。

  久久为功,笃行不怠。湖北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让美丽湖北、绿色崛起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守护清水东流

  长江湖北段总磷浓度6年下降30.3%

  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咸宁,正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4家、危化品生产企业8家,取缔非法码头37个,整治尾矿库2座……据介绍,咸宁坚决抓好沿江污染整治,完成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305个,完成率92.7%。嘉鱼潘湾化工园内,72家化工企业已关停,6家成功转型升级。

  据悉,随着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接续实施,湖北全面排查整治长江入河排污口12480个,率先在长江流域开展总磷污染总量控制,强化“三磷”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和2016年相比,2022年长江湖北段出境断面总磷浓度下降30.3%。

  同时,全省大力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持续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22年,湖北国控断面Ⅰ至Ⅲ类比例达到95.8%,较2017年提高11.8个百分点,国考城市PM2.5浓度均值较2017年下降26.5%;饮用水水质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安全稳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

厦门文教网

  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宜昌市等4个市州和武汉市新洲区等22个县(市、区),成功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据统计,获得省级示范区命名的市州和县(市、区)占比分别达到60%和70%,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进入快车道。

  守住安全底线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3.73万平方公里

  确保一库净水永续北送,十堰坚决扛牢“守井人”的政治责任。以流域综合治理为纲,十堰建成1967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成立生态环境集团公司,加快城区供水一张网、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

  眼下,湖北正以流域综合治理明确并守住安全底线,分区分类建立水、生态和粮食安全管控负面清单。省自然资源厅逐级分解下达6925万亩耕地和595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任务,实行耕地双月加密监测和“红黄牌”管理等工作机制;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3.73万平方公里,部署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107个,总投资近600亿元。

  同时,全省以系统观念加快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随着长江三峡地区和长江荆江段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湖北获得中央奖补资金40亿元;成功申报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获得3亿元资金支持。长江干支流10公里范围内,326座废弃露天矿山完成生态修复。近两年来,全省累计治理矿山达7.06万亩。

  推动绿色转型

  单位GDP能耗10年下降33%

  宜昌长江江面上,全球载电量最大的新能源纯电动船舶——“长江三峡1号”投入运营。这是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电化长江”行动的城市。

  近10年来,我省单位GDP能耗、碳排放累计分别下降33%、38.3%。目前,正以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主方向,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变。 唐山新闻网

  全面实施煤电节能降耗改造。20万千瓦级以上大型煤电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平均供电煤耗优于全国。

  加快风光水火、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湖北核准抽水蓄能总装机1290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新能源装机较2012年增加2641万千瓦,水电、新能源等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64%,处于全国前列。今年上半年,全省清洁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火电,能源结构实现了由煤炭为主向清洁能源为主、火电压舱的转变。

  以多式联运为突破口,湖北全力打造多式联运骨架网,同步推动运输结构向智慧化、高效化转换。

  鄂州花湖机场、武汉阳逻国际港等8个项目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武汉、襄阳、宜昌、十堰等获批6个国家物流枢纽,数量均居全国第一;打通铁水联运“最后一公里”,省内长江干线主要港口的11个重要港区实现铁路进港;全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降至13%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海南社会网

  随着公转铁、公转水的加速推进,铁路水路货运量占总货运量的比重从2012年的21%上升到2022年的30.8%,实现全省运输结构由重型柴油货车公路运输为主向“铁水公空”立体绿色综合运输转换。

  同时,湖北坚决推进落后过剩产能淘汰出清。通过取缔“地条钢”、压减粗钢、整治小产能熟料生产线等,全省淘汰落后钢铁产能526万吨、过剩水泥产能290万吨。

  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更新,湖北实现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标杆水平节能降耗改造,黄磷、玻璃等行业能效水平全国领先;建成荆门格林美等国家级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23个,数量全国第一。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部分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为促进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影视企业做大做强,吉林省长春市日前制定出台关于促进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包括12条具体举措,共30个政策点。长春市副市长赵显表示,政策以
admin 2023-09-10
9月7日,工、农、中、建、交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等相继发布存量首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的公告,明确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的条件和规则。各银行发布的内容虽有差异,但总体思路
admin 2023-09-10
◎本报记者 王祝华 实习生 谢 卓 记者9月6日获悉,“GSBN-海贸服务平台首单散货跨境贸易海运电子提单贯通签发仪式”日前在位于海口江东新区的总部经济区(生态CBD)的海南能源交易大厦举
admin 2023-09-10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怡 通讯员孙嘉隆)记者9月6日从江苏省无锡市科技局获悉,无锡科技金融生态联盟战略签约并启动。“科技金融是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为基础,以创新
admin 2023-09-10
《沈阳市社会信用条例》明年1月1日起实施 沈阳支持破产重整企业开展信用修复“重返赛道” 记者9月7日获悉,《沈阳市社会信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获得批准,将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
admin 2023-09-10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今年是中国自贸试验区设立十周年,也是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揭牌运行三周年。9月7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周年建设情况
admin 2023-09-10
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印尼雅万高铁开通运行 山东造动车组飞驰雅万高铁 ◆中国高铁列车首次驰骋海外 ◆全线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 □记 者 薄克国 通讯员 邓旺强 报道 本报青岛9月
admin 2023-09-10
水润民心,泽被万物。 9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以下简称“环北广西工程”)可研报告,标志着广西投资最大、受益人口最多、综合效益最显著的水资源配置工
admin 2023-09-10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委依托天津智能农业研究院产学研平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物联网和大数据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及服务
admin 2023-09-10